雨滂沱,水肆虐,田舍受淹。
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
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加强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党中央已就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作出全面部署。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和便利化程度。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丁薛祥在讲话中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时代使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要抓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快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强化金融监管机制,重塑健康金融环境。把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制度机制,确保常态长效,体现了我们党善于总结经验的优良传统。
要深刻认识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关键要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联系群众、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巩固发展主题教育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再部署、再督促、再动员,必将推动主题教育有力有序开展,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要深刻领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突出主题主线,一体推进各项重点措施,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有了新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取得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新增强,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主题教育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
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压实政治责任,把准目标要求,坚持好、运用好第一批主题教育经验做法,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确保取得实效。我们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保持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总书记充分肯定了第一批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效,深刻阐述了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的重要意义,对巩固发展主题教育成果作出了明确部署,为各地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引。全党要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完善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这对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全党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要抓好继续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把主题教育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9月6日至8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对全党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作出新的重要指示。要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毫不放松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抓出习惯,抓出长效。
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紧密联系实际,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灾后的黑土地已经忙活起来,乡亲们憧憬着、耕耘着。
村子在大泥河、小泥河的河岔上,水流急,裹着泥浆就冲到了这儿。我们要做的,就是修好屋子备秋收。
习近平总书记时时牵挂。在入冬前房子都能搞好吧?抓紧修起来,老百姓冬天可不能够挨冻。另一侧的稻田地势稍高,灾情稍缓。老杨连连摆手:党和政府都给想到了,提前都替我们想到了。还有咱们人民群众灾后有不方便的地方,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各级政府都要把这些事一一做好。从哈尔滨市区出发,火车转汽车,一路奔波,习近平总书记到了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
原标题: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时间:9月7日日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灾情严重的村正是灾后重建关键时期。京郊列车被困,惦念着缺食少衣的旅客,指示千方百计组织营救……这次到龙王庙村,和乡亲们聊起京津冀的灾情: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
当地人讲,水一落,政府就组织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抢回来一些稻。这次到黑龙江考察,总书记惦记着到灾情严重的村子再去看一看。
消毒、清淤、施肥、发放重建补贴,乡亲们很踏实。走出老杨家,阳光洒满了黑土地。
总书记神色凝重看了又看:都快灌浆了,水给泡了。(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本该饱满的稻穗,却干瘪成空粒。一个民族的守望相助凝聚于此,一个国家的众志成城倾注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细致询问保温材料、抗震级别,关心入冬前房子能不能住得上。习近平总书记挂念着乡亲们心中最重的这两样,牵挂着村里的乡亲们过得好不好。
龙王庙村村道边,总书记与村民杨春贵打招呼:老杨,这是你家吧?老杨家翻新的房,贴上了锃亮的瓷砖。屋里屋外,他像展示珍宝一般给总书记介绍。
能保几成收成?保险理赔,政策能及时到位吧?总书记关切着乡亲们的关切。现在对灾后重建还有什么需求?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问。
返京途中,总书记忧心着京畿大地一再升级的暴雨预警。即便是投亲靠友的,长期住在人家家里也不是个事。从灾前争分夺秒的预警、疏散、安置,到灾后夜以继日的救援、抢险、重建,这些日子,食品、药品、机械星夜驰援,救援队、农技专家、建筑工人火速支援。习近平总书记和村里的乡亲、施工人员说起一路见闻:在咱们中国,人民群众遇到困难,还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全力支持。
党和政府始终同大家风雨同舟、携手同行。这是厨房、卧室,那是客厅、存储间,还有暖炕。
房子冲垮了,政府补了6万块,一家国企又出力给建了起来。村口的稻田望不到边,总书记走进一块干枯的田。
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保证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20多天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这样一件件、一桩桩地研究。稻田边的砖瓦房,施工队干得热火朝天。